皮肤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解读一本书老鼠虱子和历史一部 [复制链接]

1#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书叫做《老鼠、虱子和历史》,副标题是:一部全新的人类命运史。书名里的这个虱子,可不是百兽之王那个狮子,而是那种会叮咬人的小寄生虫虱子。因为卫生条件的进步,今天我们生活中已经基本看不到虱子,也很少见到老鼠了。但是这种小动物小寄生虫跟我们人类伴生的历史却相当的久远,并且曾经给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重大影响。这就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关于这本书,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作者,德高望重的美国生物学家汉斯辛瑟尔博士,关于他的生平,其实就值得写一本书。辛瑟尔年生于纽约,少年时代爱好文学想当作家。但是20岁的时候,美西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这场战争美国阵亡多人,但只有1/10是死于战场,其他都是死于黄热病。这段经历让辛瑟尔对生物医学萌生了兴趣,此后他文理兼修。年,他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时也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之后辛瑟尔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职,专攻细菌学和免疫学。

他在医学方面的成就,我就讲两条,第一两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曾经上过他的课,或是曾经在他主管的研究机构里任职。第二斑疹伤寒证的学名中是以两个人名字命名的,一位确诊该疾病的美国医生,另一位就是辛瑟尔。这个命名就是为了纪念他们二人在这个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至于辛瑟尔文史方面的水平,这本《老鼠、虱子和历史》就是集中体现了。这是一本生物视角的历史,出版于年讲述了人类的主要敌人传染病从古代到20世纪的变迁史,既能让我们看到传染病对于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更能帮我们认清这背后的微观世界的演化历程。而且,全书风格幽默,叙述行云流水,毫无医学专著的门槛。所以这本书出版以后一度洛阳纸贵,今天仍然被数十位哈佛教授联合推荐,并且是比尔盖茨至今仍然反复重读的爱书。

那下面,我将分三个主要方面为你讲解这本书分别是:

第一部分,流行病和人类历史。我会通过几个例子带你看一看传染性流行病曾经对历史产生过哪些重大影响。

第二部分,老鼠和狮子在流行病传播过程中起的作用。这部分,我会给你讲一讲这两种生物与人类的共生使,看一看为什么我们在过去几千年里总是难以摆脱它们的困扰?他们又给我们人类造成过哪些伤害?

第三部分,斑疹伤寒的起源与演变。

斑疹伤寒是本书作者辛瑟尔毕生研究的对象,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样本,可以让我们看到传染性流行病的真正起源,并且揭示这个看不见的敌人的秘密。此外,我还会在结尾谈一谈本书的研究方法,看一看它有哪些开创性的意义,这也将进一步帮你了解为什么这本年代有些久远的书在今天仍然是你值得读的经典之作。

疾病的种类有很多,对疾病的分类方法也很多,依据发病原因,我们可以粗略地把病分为传染性的和非传染性的,非传染性的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以及一些精神疾病,你不会因为跟患者接触而染上这些疾病。而传染病,顾名思义会在人群以及不同的生物群体之间传播。传染病是由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当细菌或者病毒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又没有及时消灭它们的话,那人就生病了。当病原体通过传播的方式从一个人到另外一个人甚至一群人身上的时候,一场传染性流行病就爆发了。在这儿,我们还要补充一点,本书中把传染性流行病都简称为流行病,其实这两者虽然有很大的交集,但并不完全等同,不是所有的流行病都有传染性,比如航海时代,海员经常大面积换上的坏血病就不会传染。所以流行病和传染性流行病严格来说是两个概念。为了简便,我们下面提到的流行病指的都是传染性流行病,就不一一强调了。虽然很多流行病是近现代才被发现命名的,但是它们的历史其实相当的悠久,可能从打人类出现就跟我们如影随形。在历史上,流行病更产生过很多重大影响,甚至在一些重要关头直接决定过历史的走势。

下面,我们通过本书提供的几个例子,来看一看大规模传染性流行病是怎么折腾人类的。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大规模传染性流行疾病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爆发的雅典瘟疫。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以及他们各自的追随者为争夺希腊世界的最高权力展开大战。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30年,是当时西方世界最大的事件。本来,这两方其实是旗鼓相当的,但是在公元前年的初夏。战争的第一阶段,雅典城忽然闹起了瘟疫。最初的症状表现为头疼、眼睛红肿,接着就会出现舌头和喉咙发炎,之后还会精神错乱。一般在发病后不到十天,患者就会死亡,就算是侥幸活了下来,身体也会极度虚弱,有些人甚至会失明或者失忆。因为疫情,雅典人无力对付打到家门口的斯巴达人,从此落了下风。后来的调查显示,这场瘟疫的病原来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已经在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泛滥了,并且通过爱琴海上往来的商船被传播到了希腊。瘟疫加上战争,给繁荣的古希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下一场左右历史进程的瘟疫?是公元六世纪的查士丁尼瘟疫。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当时,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了半个多世纪,罗马的故土被日耳曼各蛮族占据。查士丁尼的前半生励精图治,志在光复西罗马,重建统一的罗马帝国。但是正当查士丁尼的将军们在西欧和北非节节胜利的时候,公元五四亿年东罗马帝国的领地埃及爆发了瘟疫,并且很快传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关于这段疫情,我在这儿念一段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里的描述:“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死亡人数,我只知道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君士坦丁堡每天有一万人死去。东部很多城市都成了空城。在意大利的很多地区,庄稼和葡萄枯萎在田间无人问津,战争、瘟疫和饥荒的三重蹂躏,让查士丁尼皇帝的统治备受诟病。”这就是查士丁尼瘟疫,它让罗马的复兴事业半途夭折,查士丁尼,因此意志消沉,丧失了雄心。这场瘟疫一直持续到了公元七世纪初。据统计,这期间欧洲损失了将近一半的人口。甚至有学者分析,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后,能够迅速把东罗马的势力赶出中东,也要归因于欧洲人还没有从查士丁尼瘟疫的伤害中恢复元气。后世考证查士丁尼瘟疫其实就是一场鼠疫。到了16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人类活动交流的半径大大增加,流行病也随之跨过大洋,跟着殖民者来到了世界各地。

年,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只带了大约两千名手下就征服了拥有上百万人口的阿兹特克人,立下头功的并不是欧洲人的军事技术优势,而是传染病天花。中美洲居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病,西班牙人却已经对天花有一定的免疫力。天花和后来的肺结核、麻疹、猩红热等生物武器一道,不仅帮助西班牙人消灭了大量印第安人,还最终摧垮了印第安人的作战意志。其实流行病决定战争成败的例子还有很多,作者还提到了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到拿破仑莱比锡会战的失败,都受到过瘟疫的影响。这些例子,我们在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

好,我们先总结一下上面提到的这几次疫情,他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都是伴随着战争,第二都是跨地区的长距离传播。比如前两个例子当中,疾病都是从非洲传到了希腊以及东欧地区,第三个例子,更是直接传过了大西洋。那为什么瘟疫总是伴随着战争?瘟疫又是怎么在相隔久远的地区之间传播的?这就要说到本书当中的两个主角,老鼠和虱子了。

第二部分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他们和流行病的关系。我们先来说老鼠,虽然不受人类待见,但老鼠其实可以算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动物之一。老鼠的生活非常依赖人类。科学家通过对冰河时期人类活动遗址的研究发现,最晚在一两万年之前,老鼠就和人类共同生活了。人类的粮食、仓储以及生活垃圾都是老鼠的食物来源。而且它们生命力顽强,不挑食,能打洞,会游泳,有初级的社会组织。超强的繁殖力,简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老鼠,个头小,动作快,很容易藏匿,不被发现。所以我们身边究竟有多少老鼠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办法真正统计清楚。15世纪,德国老鼠泛滥成灾,为了鼓励灭鼠,法兰克福的领主干脆规定用老鼠尾巴来缴税,每年要上缴条老鼠尾巴。在年,英国的一家图马场每天晚上都被老鼠洗劫。人们将屠马场的出口围起来,放马肉作为诱饵,第一天晚上就诱杀了只老鼠,一个月内消灭了多只老鼠。人们根据这个数字估算,当时大概有四千万只老鼠藏匿在英格兰。这还仅仅是保守估计,而老鼠和人类一样有大迁徙的习惯。特别是在古代战争时期,军队行动都随身带着军粮辎重。对老鼠来说,一支行进的人类军队就是一个流动的自助快餐车,所以他们总会跟着人类的军队或商队长途旅行。

就这样,一些寄生在老鼠身上的更小的生物也就搭上了老鼠这辆便车,周游世界,这就是虱子。其实虱子本来不是寄生生物,但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依附宿主而生,会让生活变得非常轻松,脚下就是无穷无尽的美食,饿了就把嘴插进宿主的皮肤吸血,这种生活成本极小。就这样,虱子逐渐演化成了寄生生物。对虱子来说,哺乳动物是最理想的素质。小到老鼠,大到人类,乃至更大型的动物,都是虱子的受害者。在漫长的寄生生涯中,虱子还进化出了一个本领就是它能够感觉到宿主的死亡,一旦宿主死亡,虱子也将活不过半个月。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出于本能寻找新的宿主,而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寻找新宿主就很容易。特别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卫生条件和人的卫生习惯都很糟糕,虱子几乎成了人生活中摆脱不了的一部分。

请注意,下面我将讲两个重口味的例子,可能会引起你的不适。第一个例子,在中世纪的一座瑞典城市有一个习俗,选举市长的时候,候选人围着桌子坐成一圈,把胡子放在桌面上,桌子中心放一只虱子,接下来虱子钻进谁的胡子,谁就是下一任市长。第二个例子,主角是12世纪的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他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由于跟英国国王亨利二世有矛盾,他被亨利二世的手下给杀死了,这是当时英国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儿,本书中描写了贝克特死后入殓时的情景。当他的尸体被停放在教堂里,这时那些寄生在主教身上的虱子开始从层层叠叠的衣服之中爬出来。史书中记载当时虱子就像烧开的水从大锅中溢出来一样。更多的例子,我们在这里就不说了。总之,中世纪欧洲虱子泛滥,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观念,洗澡被认为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人们是常年不洗澡,所以,狮子在欧洲畅通无阻。除了叮咬人外,虱子更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别看虱子体积很小,但一只虱子身上所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就可能威胁到一个城市。实际上,虱子和人类一样,都是致病微生物的受害者,他们在传播的同时,也会被感染直至死亡。不过,虱子仍然能够利用从感染到死亡的这个时间差,从一个被感染的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身上,这样也就把致病微生物带过去了。

好,我们来捋一下流行病的传播路径。老鼠寄居在人类生活区附近,虱子寄生在老鼠身上。当虱子吸了含有病毒的老鼠体液,也就携带了致病微生物。当他在叮咬人类,就把致病微生物传染到了人的身上。由于虱子和老鼠的数量都非常庞大,并且在卫生条件糟糕的年代里,人类很难摆脱它们,所以人类和它们接触的几率非常高。特别是在古代的战争时期,军队里人群密集,条件简陋,一打起仗来更不容易顾得上卫生问题。所以,瘟疫经常会随着战争而爆发。古往今来,黑死病、斑疹伤寒、正旋毛虫、鼠咬热、传染性黄疸、战壕热、口蹄疫、马流感等等这些流行病,基本上都是这样传播的。不过,老鼠和虱子就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了吗?其实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它们。如果我们再往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进一步追寻真凶,就会明白老鼠和虱子其实只是疾病的传递者。

下面的第三部分,我们就以作者辛瑟尔博士的主要研究对象斑疹伤寒为例,来看一看致病微生物的演化历程。斑疹伤寒证属于急性发热病。前期表现极为剧烈,后期渐趋缓慢,患者的体温会急剧上升,期间伴随着寒颤、情绪低落、无力、头疼和四肢疼痛。发病四五天之后,患者就开始身上出疹子,这个时候,患者的体温会进一步攀升,疹子成粉色小点状,慢慢消散,之后变成紫色,最终变为棕色。斑疹伤寒证可能没有天花或黑死病的名头响亮,但是它一样曾经搅得世界鸡犬不宁。前面我们提到过的拿破仑在年莱比锡会战的失败,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军大量感染了斑疹伤寒。但是当时人们对这种病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年到年间,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俄国发生了严重的斑疹伤寒疫情,当时俄国的欧洲区就有万人患上了斑疹伤寒,最终死于这种疾病的人达到了万,这个时候是人才真正意识到斑疹伤寒的可怕。

那为什么这么可怕,这么有杀伤力的一种流行病,直到近代才被确认呢?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代医学观测水平不够,无法准确地把斑疹伤寒和麻疹、猩红热等等症状接近的发热并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导致斑疹伤寒的致病微生物也在一直进化,可能直到中世纪他们才发展成熟。辛瑟尔博士指出,致病微生物的适应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能够感染人体之前,他们要经历漫长的进化历程。还是以斑疹伤寒为例。斑疹伤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微小的杆状细菌,它属于进化得比较原始的细菌,还不能够直接晋升到高级动物身上,所以小昆虫就成为了它们的敲门砖,经历过一次次的变革之后,它们能够轻车熟路地侵入到昆虫的细胞内,并且生存在哪里?目前来看,斑疹伤寒证细菌最古老的宿主,是蜱虫。这是一种小小的类似虱子的寄生虫,慢慢地病原体和蜱虫细胞会达到一种互相平衡的状态,完美到二者互不排斥,互不伤害。这样斑疹伤寒证病原体就通过蜱虫一代一代传下来了,病原体和蜱虫各活各的,对上一代和后代都没有影响。存在于虱子身上的斑疹伤寒,病原体就出现得比较晚,病原体跟虱子融合的,也没有那么好。其中鼠虱,也就是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虱子,和病原体的兼容时间就更久一些,所以鼠虱慢慢变得可以和斑疹伤寒症病原体共生。而人类身上的虱子因为和斑疹伤寒病原体相处的时间更短,无法兼容,所以人类身上的虱子一旦感染,必死无疑。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把斑疹伤寒传染给宿主人类。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寄生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相互磨合都会让彼此产生改变,哪怕是非常小的改变,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斑疹伤寒病原体可以人虱共处,那他们就可以以虱子为跳板登陆人体了。你看,斑疹伤寒病原体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扩大着它的版图,从最初只能寄生在蜱虫身上,直到能够感染人类。在每个阶段,这种病原体都会随着寄生环境而不断变化,这个漫长的融合过程就是斑疹伤寒症的潜伏期。最后,病原体终于进化到可以感染人了才有斑疹伤寒症。

可以肯定的是,斑疹伤寒症是直到15世纪才在欧洲大规模出现的。寄生的病原体和宿主的改造,是双向的,有的时候温和的疾病会变成恶性疾病,有的时候,则是反之。同样道理,人类和这类病原体的相处,也是一个过程,当人类慢慢适应某一种病原体的侵蚀之后,免疫系统和病原体达到某一平衡,病原体对人类的伤害也会减弱。所以,多年前还令人闻风丧胆的斑疹伤寒,在今天它的危害性已经不那么严重,也更可控得多了。更何况今天已经有了抗生素,罗红霉素、氯霉素、氧氟沙星等抗菌药都对斑疹伤寒有效。不过病原体,也在进化自己发展出一代又一代的抗药性病原体,与人类继续纠缠着,所以现代医学其实是在和病原体的变化进行赛跑,我们也只能是在不同的阶段交替领先。

好,说到这儿,我们又以斑疹伤寒为例,进一步深挖了流行病的源头。它由病毒或细菌之类的致病微生物引起,这些病原体通过在不同宿主身上的寄生不断进化,又通过狮子之类的小寄生虫传播到人身上,引发流行疫病。作者辛瑟尔博士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反复阐述病原体从寄生虫到哺乳动物的寄生模式,是因为在这本书的写作年代,微生物学科刚刚起步。斑疹伤寒证的传播模式是这项研究的一个开端,从老鼠到虱子,在从虱子到人大部分传染病的传播都离不开这样的寄生模式,这就为预防传染病提供了思路。而在各种寄生虫之中,虱子完全依靠寄生而生存,所以,它们是头号的疫病传播者,危害比跳蚤、蚊子更大,所以灭鼠灭失是卫生防疫的重点。

好,这本书《老鼠、虱子和历史》的主要内容我们就解读完了,最后,再来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分三部分讲解了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讲了从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直到近代的拿破仑战争,大规模传染性流行病曾经多次在历史的重要关头爆发,并且造成了深远影响。第二部分,我们讲了流行病的传播过程。很多疾病由老鼠携带,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虱子叮咬了老鼠之后再叮咬人类,就会把病传染给人,很多传染性流行病都是按照这个路径传播的。第三部分,我们进一步深挖了流行病的根源。以斑疹伤寒为例,它有一种干菌引发,通过在不同寄生环境里的演化,变成了可以致命的疾病。而这些病原微生物与寄生环境的彼此改造是双向的,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会因为长期接触而产生对它们的抵抗力。了解了这个疫病的传播过程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演化,我们就明白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疫工作。

此外,关于这本书,我觉得还有必要谈一谈他的研究方法,虽然这是一本医学类的科普书,但同时,也可以算是一本历史书籍,只不过作者更多采用的是老鼠、虱子以及微生物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原来人类那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还有他们的暗中操盘。在20世纪之前,历史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学科,历史书往往就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