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培之给慈禧看病的若干真相 [复制链接]

1#

马文植,字培之(很多文章搞反了,说他名培之字文植),生卒年-,是清末孟河医派四大家(费马曹丁)马家的代表人物,被盛赞为“江南第一圣手”,史家评价其“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

外科将另有文章论及,本文仅就他的内科成就做一简单考证。

马培之的内科名声主要来自他给慈禧太后看病的经历,这个经历被他写成一本书,叫做《纪恩录》,大约经过如下:

清光绪六年()二月,慈禧太后“大病”,宫廷御医们久治难愈,于是光绪帝诏令各省督抚举荐民间名医进京会诊。共征得名医八位:山东泰武道员薛福辰、山西阳曲知县汪子常、江西县丞赵天向、浙江鹾尹薛宝田、浙江淳安县教谕仲学辂、新宁知县连自华、湖北盐法道程春藻、江苏武进马文植。

这份名单令我们大开眼界,八位名医中七位是地方官员,县长就有两个。敢情那时的地方官员都是一面当官一面行医?

只有马培之一人是白衣医士。

书中说,马培之是年七月二十六日第一次进宫给慈禧太后看病,至次年二月三十日止。很多论及此事的文章都根据这一说法。比如,张如青等的《禁宫内外,名医的智慧在闪光》、潘桂娟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十三五重点项目)、张涛等《孟河医派马培之的征君之路》(《中华医史杂志》)等。

但这似乎不是事实。

查《清宫医案集成》上册卷1,光绪六年的慈禧医案清晰记载了自正月初七马文植就参与了慈禧的专家组,到二月二十六日,一共参加了38次之多。怎么会七月二十六日才第一次给慈禧诊脉呢?又哪里需要进宫前向已经应征给慈禧诊脉一个多月的薛福辰、医院院判李卓轩等打听慈禧太后的病情呢?

《纪恩录》是马文植亲自所写,他不可能这么快就忘记了日期。而清宫医案也决没有可能连续三十几次记录错人名。是谁错了呢?合理的推测应该是马文植有意撒谎。因为根据清宫医案记载,山东薛福辰二月初三第一次出现在专家组,比马文植还晚一点,他应该向马文植打听慈禧病情才是。

那么,马文植为什么要谎称七月二十六日才第一次进宫为慈禧诊脉呢?

从《清宫医案集成》中可见端倪。因为这一日的医案马文植和其他诸位专家的意见是分开写的(如图),这种情况之前没有出现过。显然,当时马文植和其他人有了严重的分歧。

这种分歧应该怎么看?

马文植切得的脉象是两寸虚细,左关沉而微弦,右关沉小带滑,两尺沉滞。他没有问闻望,而是直接以脉参证,判断为二阳病。

另三位专家切得的脉象是脉息滑缓,两寸无力。描述比之马的寸关尺齐上显得是太简单了。但是,他们除了脉象外观察到了病人的精神寝食,可以说更胜一筹。他们分析病情也简单,没有马文植说的那么玄乎,更没有诊断出“二阳病”之类的常人闻所未闻的病来。

作为外行,肯定容易被马文植所唬倒。

据马文植自己的说法,他的意见颇合慈禧心意,说“马文植所拟方药甚佳”,“明日同议,着马文植主稿”。这之后,马文植就成了首席专家。

但是,《清宫医案集成》中看不出来任何首席专家的含义。每次马文植的名字也不是排在首位,而是随意排在中间。而且,马文植出现的次数也不是最多的,他远远比不上薛福辰、汪守正等医生。除了《纪恩录》,看不出“首席”“主稿”体现在何处。

关键看疗效。论者多谓自马文植七月二十六日参加慈禧专家组后,诊断精准,疗效显著,慈禧病情大为好转。真的如此吗?

江幼李《马培之治慈禧病医案选论》一文说,马氏诊断二阳病后以养心归脾汤等治疗,到三十日病情就开始好转,到八月三日“大为好转”。之后,经过马氏“精心调治,慈禧之病体日趋好转”。总之,经过马文植的手,慈禧一天好似一天。

周文泉《马培之为慈禧诊病奏折小议》一文中也道,“至八月初三日,病情大有好转,则调理善后至愈。足征马氏不仅医理精深,而且临床经验亦十分丰富。”

但是,我们从《清宫医案集成》中的原始记录来看,真的没有这个神奇的变化。

图中可见,所谓八月三日的“大为好转”其实不过是右边脉息和心肾二脉有点起色,背脊附骨之热稍觉减轻,咽部(颃颡)偶有咸味而已。

但接着的几天看,背脊仍然时凉时热,颃颡时干时酸时咸,加上腿软无力、饮食不香、头昏嗳气,各种症状一样不少,病理上是气血久亏、督脉空虚、胃欠冲和、脾阳心气均弱、阴阳未和。哪里“大为好转”了?哪里“渐趋好转”了?更哪里“调理善后至愈”了?

所以,说马文植经手后慈禧病情立见好转,那完全是吹牛。

实际上,慈禧这一年多一直在吃各种中药,病情始终没有好转。

她端的是何病?为什么总不见好?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过,大意如下:

光绪六年一年慈禧的医案就有57页,比其他人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这些医案里绝大多数是脉象、中医理论分析和具体药方。可见,即使是慈禧病了,她也得不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正宗中医的待遇。

但从医案里我们还是可以隐约得到许多有价值的病史,小结如下:

患者,叶赫那拉氏,46岁。

反复咳嗽咳痰一年,伴咳血便血半年。

患者自正月初起,诱因不详,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多发于早晨,初为*白痰,后间有灰色痰和血沫;五六月间稍缓解;七月后痰中多有血丝。间伴胸胀胸痛,以肋间、胸口处为主,性质和程度不详。长期伴发热,热度不详,多为自觉背部腰间掌心足心等处“发热”,夜间餐后为甚。五月上旬尾,曾一过性皮肤瘙痒,有无皮疹不详。发病以来,常觉纳差、乏力,伴消瘦。有间断“腹泻”,一般1到3次每日,稀便,病程半年后出现长期间断血便,血量不详。小便无特殊异常。

诊疗经过(特别列出):自发病之日起,有专门医疗小组负责诊疗,未做任何辅助检查(嘉庆之后,清宫西医被全部驱逐出境),诊断止于辨证,忽而脾胃虚,忽而肝肾虚,肺气总是不清,气血长期亏损。治疗上每日服用中药,药方几乎每日都有变化;药品清单太长,略。

体格检查:每日脉象,凡脉经上所有的,大约轮番出现。未检查其他任何体征(皮肤、心肺肝脾、四肢等)。

既往史:有可疑之月经不调史、尿路感染史;无传染病、外伤、过敏史。

月经史不详。

根据以上病史特点进行以下诊断与鉴别诊断。

初步拟诊:结核病(肺结核合并肠结核)

依据:慢性咳嗽咳痰咳血,伴有胸痛,全身*性症状(可疑低热,纳差,乏力,消瘦);慢性腹泻,便血。符合结核病的特征。

鉴别诊断:1、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腹泻有数十种之多,但同时伴有慢性咳嗽咳血乃至低热消瘦者少见,不做首先考虑。确切鉴别需要做必要的辅助检查(略)。

2、其他原因导致的慢性咳嗽(大于8周)有两大类,一类是所谓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本例显然不是;另一类是通过X片可以诊断的,主要包括慢支、肺结核、支扩等。本例咳嗽贯穿全年,伴有慢性全身*性症状,伴有慢性腹泻和便血等特征,不考虑慢支和支扩。

3、恶性肿瘤:老佛爷活到七十多,显然不是。

4、药物*副作用:根据已有的认识,中药有肝肾等慢性*性,不容易早期识别,本例长期服用中药,是否有药物*副作用,尚待以后的研究。唯病程中出现一过性皮肤瘙痒,可能系药物过敏。

综上所述,慈禧在光绪六年所患疾病极可能是结核病(肺结核合并肠结核),其时中国医学对此病既不识其病因,无法诊断,也没有有效治疗。所幸慈禧赖于宫廷优裕的生活条件,极尽休养,终以自身免疫功能对抗结核杆菌而幸免于难。

马文植继续和其他医生一起(是不是他主稿没有证据)为慈禧看病到次年三月,终因身体日衰,又经常和同行意见相左,心力交瘁,遂托病回乡。他回乡带着朝廷的赏赐和牌匾,声名大振,一时无两,为孟河医派添一异彩。

中医大师陈可冀在总结慈禧这一年的病史时说,“综观光绪六年间慈禧脉案,似以慢性大便溏泄为主症。由于气血不足,脾阳积弱,火不生脾土,长期食少身倦,胸脘不舒;以温肾健脾及健脾止泻法治疗,虽未根治,但有好转,确非易事;四神、养心归脾、归芍四君及桂枝剂等,起到一定作用,自无疑问。但其临床兼症颇多,脊背凉热;间或便血咳血,经行不适,如此等等,立方遣药,因而难以面面俱到。”

慈禧的大便每日仅1-3次,只是略稀,连腹泻都很难谈得上,怎会是主症?陈可冀把这一次要可以忽略不计的症状置于咳血和便血等重要症状之上,完全没有抓住关键。而“虽未根治,但有好转,确非易事”“起到一定作用,自无疑问”“难以面面俱到”云云,更是主观臆断,拳拳袒护之心溢于言表,是典型的“有圈子没是非”。

综上所述,从史实和现代医学医理的分析看,马文植给慈禧看病的这一段传奇是靠不住的。

余向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