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阿瑟·克莱曼(又译凯博文)收到一封来自湖南的信,落款是他上世纪80年代访谈过的一位患者。在那个年代,克莱曼深入中国大陆,开启关于精神医学的调研。
在这封信中,当年的受访者告诉克莱曼:
「我只想感谢你,30年前你访谈我的时候,你是唯一一个认真倾听我经历过什么的人。你倾听我所经历的,这让我感觉更坚强。」
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阿瑟·克莱曼
图源:网络
年,克莱曼把这个故事讲给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涂炯,他告诉对方,「倾听是一种治疗。我对此感觉非常好。我想你们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做访谈,借此表达你们真的关心被访者,而不仅将之当做一个观察对象。」
四年后的年5月,涂炯所著《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医院的现象学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癌》)出版。
比之于普利策文学奖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这类纵横古今、宏大叙事的作品,涂炯的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