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被列入我国法定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二位。耐多药结核病发现率低、病原学确诊率低、筛查率低、耐药率高是目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医院肺病医学部卢水华教授团队敢于攻坚克难,结合中国国情,对结核病的免疫诊断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免疫诊断技术本土化,在早期诊断、精准诊断、潜伏感染精准干预与预防用药、结核病疫苗的创新、转化与推广落地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大创新利器助力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精准诊断
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的国家之一,结核病与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人群庞大,有效识别结核病和LTBI对控制结核病疫情意义重大。早期诊断,关口前移,是目前我国结核病控制的关键。
1.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AST6-CFP10变态反应原(EC),简单实用,可快速诊断早期结核感染
菌阴肺结核和LTBI的诊断依赖于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现行的结核A感染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是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抗原抗体检测。
卢水华教授团队在上述三类方法基础上,创新性研发出了敏感度高、特异度强、操作简单、可用于结核病和LTBI诊断的EC。目前该产品已完成Ⅰ、Ⅱ和Ⅲ期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并作为结核领域第一个国家一类新药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此外,卢水华教授还牵头组织撰写并发布了EC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国产IGRA测定法,经济高效,适合大体量的结核病人群的中国国情
基于外周血的IGRA已被证明可用于诊断Mtb感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但进口IGRA产品(T-SPOT.TB)成本高昂。为推广先进的诊断技术,卢水华教授团队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了一种国产的IGRA测定法(TS-SPOT),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活动性结核病(ATB)的诊断效能与进口T-SPOT.TB相近,而且经济、高效。
3.反复鉴定感染抗原,填补空白,探究临床筛查的可行性
无论是变态反应原皮试(IA),还是IGRAs,均不能区分LTBI与ATB。卢水华教授团队筛选并鉴定了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肝素结合血凝素(HBHA)、结核分枝杆菌表面脂质体蛋白(LppZ)和结合分枝杆菌Rv基因编码蛋白(BfrB)等多个抗原,以探究其用于结合感染筛查的可能性。其中HBHA与IGRAs配合使用,可识别出ATB,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成果转化与落地惠民的紧密结合,分层解决各级医疗机构免疫诊断的医学难题
卢水华教授率先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结核感染免疫诊断分层解决方案》研究,并成功转化为创新性模式,最终实现回归临床,服务人民。该模式是适合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结核感染免疫诊断的分层解决方案。
1.医院医院开展的结核感染筛查技术
控制结核病传播,提高结核病治愈率的根本在于基层或社区首诊早发现、早治疗。基层及社区医疗机构开展的早期结核筛查需要经济、简便且灵敏度高的技术。EC试验结合了IGRAs与结合菌素试验(PPD试验)的优点,安全、简便、灵敏度高而且特异性强,非常适合基层及社区开展筛查。
2.医院开展的结核感染筛查技术
医院具备一定的检测设备及技术能力,可以满足IGRAs开展所需的实验室条件。但进口IGRA试剂的高成本,医院临床诊疗中的广泛应用。卢教授团队验证的国产的IGRA测定法TS-SPOT,作为快速诊断结核感染的有效辅助手段,既经济又高效,适宜在医院推广应用。
3.医院开展的结核感染精准诊断技术
分级诊疗的深入推广,医院精准诊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卢水华教授团队筛选并鉴定出多个可用于结核感染筛查的抗原。其中,HABA与IGRAs的配合使用,有望填补IA与IGRAs无法区分LTBI与ATB的局限,医院开展精准诊断的临床需求。
新药和疫苗研发、应用,精准干预结核免疫应答
卢水华教授提出,针对LTBI人群不应进行一刀切式的化学预防,应根据其免疫功能状态或影像表现鉴别后,对易发病人群进行精准干预。面对临床诊疗、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这一道道难关,卢水华教授团队没有退缩,始终保持着持久的战斗力,不断自我创新,终将该团队设计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成功转化。
此外,卢水华教授团队首次利用仙台病*作为载体亚单位构建结核新疫苗,其诱导产生的肺组织定居记忆细胞可在Mtb感染早期迅速启动免疫应答并控制感染。
新冠疫情笼罩下,全球结核病高发,结核病防控挑战剧增。特殊时期更需要结核病领域的临床科研工作人员坚定信念,在做好日常临床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面向结核病防治创新与转化,尽快为控制结核病、遏制结核病和终止结核病提供新的有力武器。
专家档案: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院肺病医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儿童与青少年结核病工作组成员,中国防痨协会学校与儿童结核病分会主委。第二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获得者、上海市十佳医师。国家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首席科学家,国家卫健委流感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国家药监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多杂志副主编、编委及审稿专家。
获得中国防痨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各级杂志发表论文余篇(其中在NEJM,LANCET,BMJ,PNAS等杂志发表SCI30余篇,IF分),带领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医院排行榜”结核病专科榜中排名第四。
自年11月底卢教授引进医院后,依托深圳三院及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强大基础,快速组建了一支国内领先的“临床+基础”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全面提升结核病诊、防、治的临床研究水平。特别对儿童结核、疑难病例、危重症结核患者抢救方面提升明显。开通了广东省首个儿童结核病专科门诊、卡介苗不良反应专科门诊,方便病患就医,也弥补了省内空缺。医院呼吸科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医院结核病清零策略。设计完善针对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相关结核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策略,并牵头完成百级病房建设和管理的设计,填补华南地区这一治疗手段的空白,并已设计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