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的
TUhjnbcbe - 2022/7/17 16:56:00

七情不协调,甚至失控,就会精神不正常,引起阴阳失去平衡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七情过度,疾病缠身

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传统的养生学认为,生命活动本于阴阳,只有协调阴阳,使其保持平和,才能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七情不协调,甚至失控,就会精神不正常,引起阴阳失去平衡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七情与五脏的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喜五行属火,与心相应,过喜则伤心;怒五行属木,与肝相应,过怒则伤肝;悲五行属金,与肺相应,过悲则伤肺;忧、思五行属土,与脾相应,过忧、过思则伤脾;恐、惊五行属水,与肾相应,过恐、过惊则伤肾。

心情愉快本来对人体健康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骤然获得意外喜事时,难免有过喜的情况出现。过喜与人有害,容易导致心肌梗死、神经错乱,或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

《素问·举痛论篇》中记载:“怒则气逆,甚则呕吐飧泄。”这说明愤怒太过,就会引起大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怒伤肝。肝阳上亢会引起高血压、青光眼、神经性头痛等。大怒伤肝、肝火犯肺、肝火犯胃会引起咯血、吐血。

忧、思

忧是忧虑,思是思索。忧与思虽是两种情志,但有相因之理。由于思虑深远而生忧,因深忧而思虑愈远,如果终日为思虑缠绕,便会影响身体健康。《素问》中记载:“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可见,忧思过度会伤脾,造成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素问·玉机真脏论》记载:“悲则肺气乘矣。”《素问·举痛论》载:“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这说明悲哀情绪如不加节制,便能使人心系急,而肺部叶举,以致营卫不和,热气内郁,而正气被伤,就会酿成大病。中医认为,悲伤肺,有可能会引起阴虚盗汗、口干音哑、五心烦热、阴虚咳嗽、低烧、肺结核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肾在志为恐。”《灵枢·本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这说明恐的情志为肾所主,恐则气下,耗及肾气。大恐损伤肾,可出现骨痿、精滑、大便失禁等。

惊是遇到非常事变,而致精神上突然紧张的意思。《素问·举痛论》记载:“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从所定,故气乱矣。”《素问·痹论》中记载:“肝痹者夜卧则惊。”这说明惊则气乱顿失主张,而致精神疾病。

易受情绪影响的系统

1、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被认为是最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器官。当出现较大情绪波动时,就容易出现胃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甚至出现消化性溃疡等消化功能紊乱的情况。

2、皮肤、内分泌、心血管、呼吸等系统

情绪与皮肤、内分泌、心血管、呼吸等系统的功能也密切相关。

紧张:头发会变得油腻。

烦躁:头皮屑增多,皮肤变得干燥。

情绪低落:容易出现荨麻疹、湿疹、月经失调等。

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迅速升高,从而导致高血压病,或出现心脑血管事件。

长期处于忧郁、焦虑状态或其他消极情绪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的分泌,同样也会加快衰老,降低免疫力,增加肿瘤发病的风险。

(作者:杨明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