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属于传染病的范畴。当机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时,医院检查是否感染了肺结核――包括结核中*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结核性变态反应。对于肺结核,应当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达到远离此病的目的。
结核分枝杆菌
简单来说,肺结核(PTB)属于结核病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属于传染病的范畴。
古籍中的“肺痨”、“痨症”多是指此病,在医疗水平落后的年代里,人们几乎谈“痨”色变,更是将其引为绝症。可见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之大。而如今医疗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对结核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虽然结核病仍属于较严重的疾病,却也不算是令人谈之色变的“绝症”。只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取得痊愈还是很有可能的。
从病原学的角度上说,引发肺结核的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于年被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菌是专性需氧菌,其生长缓慢,有抗酸的特点。在结核菌群中,人型、牛型和非洲型可致结核病。它们一经传播感染,将会导致结核病的发生。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如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公共场所咳嗽或者随地吐痰,则排出的以单个结核菌为核心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借机传染新宿主。结核菌生命力较强,可在干燥环境下生存一段时间,附着在带菌尘埃上进入新宿主的呼吸道亦可感染机体。如果暴露于结核菌环境中的人免疫力薄弱、营养不良,则更易感染肺结核。
结核菌感染和发病的生物学过程可分为起始期、T细胞免疫期、共生期和细胞外繁殖传播期。侵入呼吸道的结核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在其中存活和复制,扩散至邻近非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和形成早期感染灶,如被杀灭,则不会形成感染灶。在T细胞反应期,形成结核灶,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迟发性变态反应由此形成。此时多会出现细菌与宿主共生状态,纤维包裹的坏死灶干酪性中央部位被认为是持续存在的主要场所。
低氧、低pH和抑制性脂肪酸的存在使细菌不能增殖。宿主的免疫机制亦是抑制细菌增殖的重要因素,免疫损害便可引起受抑制结核菌的重新活动和增殖,大量结核菌从液化干酪灶释放形成播散。
关于肺结核的病变,多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渗出性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与白细胞浸润。渗出性病变通常出现在结核炎症的早期或病灶恶化时,亦可见于浆膜结核。当病情好转时,渗出性病变可完全消散吸收。其二是增殖性病变,会形成类上皮样肉芽肿结节,属于结核病的较具特征性的病变。这种结节形成的过程,就是巨噬细胞吞噬、杀死结核菌,使病变局限化以防止细菌播散的过程;其三则是干酪样坏死,常发生在渗出或增生性病变的基础上。以上三种病变通常是以其中一种为主,也可以并存。
当机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时,医院检查是否感染了肺结核――包括结核中*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结核性变态反应。对于肺结核,应当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达到远离此病的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